- Nov 16 Sat 2019 21:58
認識孩子的感覺與情緒
- May 17 Fri 2019 15:49
小小貓頭鷹要回家
距離上次玩這盒桌遊已經是兩年前了 ,最近又碰到朋友詢問,所以就來個詳細說明吧!
這是一款合作性性遊戲,在遊戲中又帶著有點策略性,在這個AI世代,孩子的人際溫度越來越差了,甚至也影響了家庭關係,所以這款遊戲屬於低入門款,也可搭配有關的貓頭鷹繪本,讓知識性提升。
- Apr 28 Sun 2019 13:01
我在醫院的日子3--溫柔的力量
醫院的結構,大家都知道包含了醫生、護理師、護士、照顧服務員、清潔人員、等等人員,但是世風日下,許多的醫病關係,除了生理病痛外,其實心理因素也佔很大的因素,所以雙方若有良好的信任關係,我相信,對於病情恢復更有幫助。在這住院這段日子,其實自己的心態可以說是像溜滑梯,怎麼說呢?因為從一開始轉院到龍潭敏盛來,外子就已經和院方溝通數次,包含住的房間怕我想東想西,所以希望盡量靠窗戶,可以看到風景,心情會比較好些。所以當救護車來到轉院醫院後,看到醫護人員忙著處理各項事宜,於是我住進了三樓慢性呼吸照護病房,由於個人病房已無空房,所以只好和別人一起同房,此時心裡不安的情緒湧上心頭,心想會是怎樣的一個病房呢?病房會不會有異味?醫護人員有沒有耐心??等等莫名的原因都可以通通是心裡抗拒的理由?結果發現,怎麼會整間房間只有我一個女的,這時原本就有恐懼的心理看到如此場景更加加重抗拒心理,於是外子和院方反映,才知道女病房也都客滿,剛好這個房間的病房靠窗戶,所以過幾天,有人出院了,再轉病房,此時的心中才一顆石頭稍微緩緩放下,但還是有點怕怕,因為外子不能夜宿留於病房中,畢竟第一次面對病房中通通是男病人,只有我一女,貼心的護理人員,知道我的疑慮,不時的趁有空檔,就會來看看我有沒有任何需要,可是這時的我無法說話,只能用筆書寫表達我的想法,還好醫護人員相當得有耐心和陪伴,心驚膽跳的過了第一夜。
- Apr 25 Thu 2019 23:59
我在醫院的日子2--復健室與桌遊的邂逅
因為身體復原需要體力,所以一開始無法下床走路,因為從急救到昏迷整整躺了兩個月,因此整隻腳在沒有運動下,功能漸漸盡失,護理師說明一天身體完全躺著沒動,就會消失17%的肌肉,所以兩個月下來,其實是無法走路的,面對這個生命帶來的無常,只能面對,沒有掉眼淚的權利與選擇,這時抬起雙腳看著雙腳的肌肉完全已經消失只剩皮,用手去拍一下就像買豬肉片一樣,肌肉在空中甩啊甩著,心理實在難過,但是卻不能表現出來,因為我知道,家人會因為我的難過而更難過,所以我笑著說:你看,肌肉還可以在空中甩很好玩。
外子每天來醫院幫我的腳做復健,可是我自己躺在床上,試著將腳抬起卻怎麼也抬不起來,經過外子的每日不辭辛苦復健,日子一久,腳的肌肉慢慢長出來了,也慢慢起色了,和醫生溝通後,希望能匯整復健師到病床,來教一些簡單能在床上的運動幫助身體恢復,經過一個月後,雙腳試著踩在地上,卻馬上跌坐到地上,眾人驚呼一聲,因為實在是怕我受傷,也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練習與復健,雖然復健路充滿辛苦與汗水,但終究等來了春天,腳慢慢起色能稍微動了。
- Apr 24 Wed 2019 22:32
我在醫院的日子1--注音符號遊戲
住在醫院的日子,雖然除了做復健,其他時間其實挺無聊的,所以身旁的護理人員和照護阿姨們,變成了日常最熟悉的人了,也就由於這樣的接觸,大家更熟稔了。
在這中間了解了這些人員的工作辛苦談外,也了解到這些人的家庭生活,更碰觸到了子女教育,也就自然意外地當起課輔導老師了
- Jan 03 Wed 2018 22:54
繪本與桌遊相遇
由於受邀於熱情的園長半年前的約定~(因此讓身在大陸的我,立馬趕回台)
孩子們總是喜歡聽故事,所以透過繪本的閱讀,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、專注力與閱讀力,然而在想像力與專注力相遇之下更能激發出孩子們的創造力